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雷军最近不OK

  • 经济
  • 2025-04-06 13:53:03
  • 39

反思小米 " 火箭式 " 造车。

过去的一周,如果用 "Are you ok?" 这样的句式来询问雷军,雷军的答案可能是:难熬。

3 月 29 日晚,小米 SU7 汽车在安徽高速发生事故致 3 人死亡,截至发稿前,事故具体原因尚在警方调查中。事故发生后,雷军个人微博超过 24 小时的沉默状态,引发了部分网友的愤怒情绪,雷军本人也被推至舆论风暴中心。

目前,对于事故原因,有死者家属猜测,事故可能是小米车门锁死无法打开导致的,也有围观者指出小米汽车的电池可能是引起爆燃的关键,还有人怀疑雷军过往在发布会等场合对小米汽车智驾水平的宣传,可能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误导。

事故发生第 3 天的 4 月 1 日 22 点,雷军终于就此次事故在个人微博上发声。在安抚死者家属的同时,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团队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雷军还承诺:" 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这是小米汽车发布一年后,首度出现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此时,正是雷军本人和小米汽车春风得意之际。

雷军是造车新人,虽然如此,但和其他造车同行相比,小米的造车可谓神速。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正式宣布造车,三年后的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正式推出 SU7 系列汽车,并正式量产交付。根据小米官方的介绍,小米满怀敬畏之心,用三年打磨,十倍投入,自研关键技术,打造成了 C 级豪华科技轿车——小米 SU7。

摄影:吴莹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发布当晚,发布会现场聚集了半个车圈的 CEO。除了 " 蔚小理 " 的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外,长城汽车老板魏建军、北京汽车集团新任董事长张建勇、宝马前设计师等知名车圈人士均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给雷军捧场。

在此期间,雷军通过减肥," 刷新 " 外在形象,以 " 温暖的霸道总裁 " 的人设,化身 " 网红 ",亲自为小米汽车造势、做广告。雷军的人设营销很成功,斩获大量粉丝的信赖后,他被捧至神坛,小米汽车的交付量也 " 火箭式 " 上升。

据小米汽车公布数据,过去的 2024 年,小米 SU7 系列首年交付量达 13.5 万辆。仅一年时间,小米就达成了过去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用 7~8 年才实现的交付量。到了 2025 年,仅 3 月份,小米 SU7 交付量就超过了 2.9 万辆。据雷军本人透露,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 20 万辆。

雷军公开说过," 小米汽车上市的首月,锁单 88000 辆,其中 60% 都是天使单,就是这些用户没有试驾过,没有看过车,就直接下单了。小米汽车的均价 26 万元,我觉得这就是消费者对小米沉甸甸的信任,也是小米 15 年来始终如一,获得了大量消费者喜爱很重要的原因。"

2025 年 3 月 25 日,小米宣布拟配售 8 亿股股份,配售价格为每股 53.25 港元,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 425 亿港元,将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他一般用途。这场 " 高位配售 " 被认为是港股历史上规模第三大的闪电配售项目,仅次于比亚迪和美团。

不料,此次 " 小米 SU7 高速事故 ",让雷军的造车神话陡遭挑战。一部分人似乎要把他拉下神坛,但他的人设却也十分坚挺,他的部分粉丝仍毫不动摇对他的崇拜和信任,甚至对他产生了同情。

实际上,就在小米 SU7 安徽高速事故发生前一日(3 月 28 日),雷军第一次参加了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雷军在现场对智能驾驶侃侃而谈," 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从高速 NOA 到城区 NOA 到无图 NOA,再到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包括 VLM,我们已经全量推送,任何一辆小米汽车现在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彼时的雷军,一定也没想到,隔天,他的世界就不 OK 了。

4 月 2 日,小米报收 44.55 港元 / 股,较 2025 年 3 月 19 日的历史最高价 59.45 港元 / 股已跌去 25.06%。按最新市值,小米集团总市值在两天内缩水超 1200 亿港元。

更重要的是,此次事故令三位年轻的生命不幸离世。警钟长鸣,摇晃在神坛上的雷军,应该反思些什么呢?(详见《中国企业家》评论:《雷军要警惕 " 胜利病 " 吗》)

网友:" 发声,不是认错,是一种态度。"

一部分网友对雷军失望和愤怒的关键原因在于,雷军在大 S 逝世时,在与小米公司没有利益相关的情况下,尚能第一时间发声哀悼,但是在此次小米 SU7 事故中却 24 个小时没有更新微博动态。

在这些网友看来,虽然事故的专业调查结果还未出来,但哀悼死者并不代表就是雷军认错,这代表的是一种对用户关切的态度。

况且,雷军在此前已经树立了这样 " 温暖的霸道总裁 " 的人设。在第一批小米汽车交付时,雷军亲手为小米车主弯腰开车门;用户在雷军抖音评论区提出想要分区洗衣机时,雷军立马表示,让小米家电的团队研发安排。雷军的人设营销很成功,雷军成了可信赖的 " 偶像 "。"3 · 15" 卫生巾行业问题被曝光后,网友纷纷许愿让雷军进入卫生巾领域,雷军的评论区也成为了网友的许愿池。

事实上,不同于任正非、马化腾、王传福等逐渐低调的知名企业家,雷军确实是当下比较难得的、仍然在频繁发声,且保持频繁更新社交媒体并与用户打成一片的企业家。在今年 3 月的全国两会中,雷军还带火了海尔总裁周云杰,也带着海尔集团完成了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一次出圈。目前,雷军抖音粉丝突破 4556 万人,单月涨粉超 453 万人。

但在小米 SU7 事故发生后,与其往日保持高频更新的节奏不同,雷军最终的发声时间距离其上一条微博动态,超过 24 小时。事故后的 3 月 31 日,雷军还发布 7 条微博,包括小米汽车员工家庭开放日、湖北文旅宣传、小米汽车商城上新、开店进展、武汉大学樱花等内容,但并未发布与上述事故相关的信息。

虽遭质疑,但雷军的人设却也十分坚挺,他的部分粉丝仍毫不动摇对他的崇拜和信任,甚至对他产生了同情。

关键的电池、车门和智驾

爆火的小米汽车在各种设计制造的细节上,与此次事故的关联几何?

据小米公司发言人于 4 月 1 日午间通过微博公布了事故初步调查情况,事故发生前车辆以 116km/h 时速持续行驶,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

4 月 2 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提问,3 月 29 日发生事故的小米 SU7 汽车是不是用的宁德时代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予以否认:" 不是我们的电池。"

来源:互动易网站截图

不过当天上午,小米汽车的客服人员表示,小米 SU7 分为标准版、Pro 版以及 Max 版。其中事故车所属的标准版搭载的是比亚迪的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 两种电池混装的,是随机安装的,车主在购车时不能选择。" 前述客服人员补充道,Pro 版以及 Max 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

此外,死者家属提出的另一个疑问是,事故原因是不是车门无法开锁才让驾驶员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间?

据中国 GB 11551 标准,几乎所有符合安全法规的车辆均强制配备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安全功能,即当发生严重碰撞时,车辆通过传感器触发车门解锁,便于救援。

车控 CHECK 合伙人洪泽鑫此前向《中国企业家》分析称:" 车门自动解锁的机制,其实都是发生在安全气囊爆裂弹出之后,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不是所有的事故安全气囊都会爆,所以车门可能就没有自动解锁。"

小米汽车客服方面表示,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 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 "。

外界关注的另一个细节是,在事故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前,有 2 秒的反应时间,这是否足够让驾驶员采取行动避险?

据小米官方网站信息显示,小米智驾系统分为两套方案,分别是 Xiaomi Pilot Pro 和 Xiaomi Pilot Max。

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的是 Xiaomi Pilot Pro 智驾系统,配备 1 颗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1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车外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未配备激光雷达。

小米 SU7 Pro 标配 Xiaomi Pilot Max 平台,搭载 1 颗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由两颗 NVIDIA DRIVE Orin 提供 508TOPS 的综合算力。

而智能驾驶也正是当前新能源车企中,核心的竞争领域。今年年初,车圈巨头比亚迪刚刚掀起智驾平权运动,推出雷神之眼,引发吉利、奇瑞等企业跟随,高速领航功能目前已经可以装在 10 万元不到的汽车上,普及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雷军也相当重视小米汽车智驾的研发进展。" 在不到 10 个月的时间里,小米智能驾驶团队发布了 4 个重大版本,从高速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到城区 NOA,再到无图城区 NOA,最后到端到端全场景自动驾驶,完成了我三年前对他们提的要求,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雷军曾在今年年初的直播中透露。

智能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此次事故也警示,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需要被重新反思、检视、修正。(详见《中国企业家》报道:《小米 SU7 安徽高速事故中,4 个关键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赵东山,36 氪经授权发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