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蓝桥 搜狐城市
时隔三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重回10万+,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会城市中高居前列。
2024年,广州常住人口18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广州人口增量超过合肥,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会城市中暂居第二。
半个月前,广州还开启了疯狂抢人模式,从免费住宿到生活补贴,从百万年薪到千万资助,广州加速填补人才断层,为产业转型铺路。
从数据到行动,广州无不在彰显自己的吸引力,“第一省会”实力恐怖如斯。
人口增长的双重驱动
说广州是“第一省会”,不仅因为它遥遥领先的经济实力,还有不容小觑的人口吸引力。七普数据显示,广州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长597.58万人,位居省会城市之首。
此后三年,广州人口增量有所下滑,甚至罕见出现负增长,人口增长第一省会的宝座分别被武汉、长沙、合肥拿下。2024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重回10万人以上,虽然暂未夺回人口增长第一省会之位,但已重回全国前列。
难得的是,广州是能生娃也能抢人的省会城市。以其公布的户籍人口数据为例——2024年,广州户籍人口出生11.43万人,自然增长人口5.95万人,这已是广州连续第13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在10万人以上。
外来人口迁入,对人口增长的贡献就更高了。2024年,广州户籍迁入人口16.52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2.47万人,对户籍人口增长贡献率达67.7%。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能生娃也能抢人的广州,简直是上了双重BUFF。
不过,人口增量回暖的广州仍有烦恼,那就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
日益突出的人才焦虑
今年开年,横空出世的“杭州四小龙”引发了一波城市反思潮,广州也是其中之一。尤其“AI三杰”都是广东人,却没有在家乡创业,更映射出广州的人才困境。
广州不缺大学,更不缺大学生,但人才总量却是一线城市中最少的。截至2024年,广州人才总量389万,同期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为803万、675万和403万。七普数据显示,广州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2.7万人,北京、上海、深圳则分别为4.2万人、3.4万人和2.9万人。
手握百万大学生的广州,却难以留住人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2023届本地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较高的十大城市里,广州排名垫底,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
图/麦可思研究
广州因商而兴、因工而盛,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形成了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但近年广州传统支柱产业逐渐没落,尤其燃油汽车产业遭遇重创,已经拖累经济增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人才结构转型。
过去两年,广州GDP增速连续垫底十强城市,其中工业成为最大“失分项”。2024年,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尤其处于深度调整期的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18.2%;全市汽车产量大降20%,从全国第一跌至第三。
广州亟需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需要人才支撑。今年一开年,广州便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的“21”,就代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大量人才。比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电池技术专家、AI研发人员;生物医药与健康,要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临床研究人才,以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链升级;机器人产业,需要引进芯片设计、运动控制算法等领域的顶尖人才以加速国产替代……
在此背景下,广州使出浑身解数,开启了史上最强“抢人大战”。
关乎未来的抢人大战
今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公开喊话:“(广州)这个地方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很发达,千行百业都有,如果大家想改行、跳槽、下海,希望大家首选广州。”这架势,恨不得原地发offer。
10天之后,广州启动了“百万英才汇南粤”春招会,其规模、能级、力度之大,堪称“史上最强”——
据统计,3月16日全天,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境内外1000余所高校的近12万名求职者报名参与,现场共有1200多家企业,上新岗位超过5万个。同时,线上平台也有超过1.3万家企业,提供了近60万个岗位。
春招会现场。图/广州海珠发布
两个数据可以体现广州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渴求。其一,现场5万多个岗位,博士及博士后职位占比近20%;50万以上年薪岗位6708个,百万年薪岗位325个,这批人正是科研的主力军。
其二,整个“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募集超60万个优质岗位,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岗位占比超过七成,这些也正是广州要抢占的产业赛道。
广州各区为了招揽人才,更是“卷”出新高度——
首先是服务保障。南沙开通了地铁站至会场的免费接驳专线,并提供3至15晚免费住宿;学生跨省面试直补800元,省内、市外及港澳地区应届高校生享300元补贴。花都推出应届毕业生来花入住人才公寓“最长15天免费住宿保障”措施。
黄埔推出“靠埔就业经纪人”,越秀邀请资深就业导师坐镇,花都派出往届“学长学姐”,为求职者提供“一对一”“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各区还打出“文旅牌”,邀请学子们打卡文旅地标,提升“好感度”。
其次是人才待遇。番禺区高层次人才可享最长5年免租金“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海珠区聚焦人工智能、软件和互联网、智能网联等优势产业出台人才政策,团队最高可获1500万资金支持,人才个人最高可获80万补贴。
南沙区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分别可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0个月。天河区新引进尖端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安家费支持、院士工作站建站给予100万的建站经费支持、对培育的尖端人才给予最高100万支持。
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抢人大战,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核心战场。广州不想输,也不能输。
参考资料:
[1] 各市统计局
[2] 广州市长邀请青年人才来穗:让城市发展与个人成长相互赋能.封面新闻
[3] 广州,开启史上最猛抢人.真叫卢俊
[4] 招才揽才有多努力 广州使出“十八般武艺”.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开启史上最强“抢人大战”,广州何以至此?》
有话要说...